知止而後有定;定而後能靜;靜而後能安;安而後能慮;慮而後能得

Clone-of-61826

  禮拜五是冬至,本來應該么八放假回家吃湯圓的我,因為單槓沒過的關係,老老實實的留下來,享受第一個禮拜六的『洞八』。這個第一次的洞八,除了剛好適逢冬至之外,也剛好是個外插花組長卻自稱排副的,他家住宜蘭太平山,是個天主教徒,他說他媽媽要去參加報福音,而他五個月大的孩子正需要人去照顧,卻因為某人單槓沒過,得要賠留,而那個某人正是我。然後是龍豪學長,這個禮拜來我跟她聊天過兩次,兩次他都很健談,頗願意跟我分享他的事情,他說他從來沒有被洞八走,講了一大串狗屁倒灶的事蹟,只能說他是個幸運的傢伙,但是他的憂鬱症病情的肇因卻無法讓你說他是個幸運兒就是了。想不到他的第一次洞八就是陪我作伴啊!

  其實,這次想講的就是這位即將因為憂鬱症可能申請停役成功的傢伙,就是龍豪。禮拜五晚上我跟她聊天,因為他在看書,就我觀察來,他的確頗愛看書的。他跟我說過她國中沒畢業就逃家了,因為家裡的因素,倒也不是什麼直得與我一提的事,所以我也沒多問。他跟我說他不喜歡教科書,但他愛看書,特別也看論語、中庸等。我也是愛論語的人,當然起了想切磋的心,我就跟他說我也很愛看論語,因為其他我都看不懂,只有論語我覺得與我生活最貼切。然後他說了他覺得最受益的一段,也就是我的標題:『知止而後有定;定而後能靜;靜而後能安;安而後能慮;慮而後能得』,他說每當他病發時,他還能克制時,他都會告訴自己這段話,當他問我懂不懂得時候,我還逞強的說當然懂,結果解釋不出個屌來,頗丟臉的,但是我立刻想到不恥下問,於是我就問他那要怎麼解釋。

  邊聽他的解釋時,我邊點頭,其實此時此刻的心情是五味雜陳的。一個國中未畢的十九歲小孩在你面前解釋著論語,真的那時滿腦子只有『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』這句一直狠狠的壓在我亟欲張牙五爪的自尊心上。聽完之後,我硬是說了:「受教、受教」,講的有點羞怯,不知道他有沒有聽到,我也不知道自己幹嘛都聽完了還拉不下臉來,或許,如果是孔子,聽到大道理,或許會說「死不足矣」吧? 

  我想說的是什麼?我想可能就是『不恥下問』說起來簡單,但是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吧?至於想知道到底這段話是什麼意思?還是待各位自己翻翻書吧,不然動動手指,請大神解答吧!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