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自己和解

以前舉過『七劍』電影最後一個橋段來說明『真相是要付出代價』的,現在我在來舉『海賊王』裡面,尼可.羅賓的例子。

漫畫與卡通都有交代到羅賓小時候的劇情,他所在的那個家園叫做『歐哈拉』,因為所有歷史學者都想要知道『歷史文本』的『真相』,最後『公權力』不惜使用『非常召集』來讓歐哈拉在地圖上消失。羅賓講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,雖然跟真相要付出代價沒什麼關係,她說:「地圖上是看不到人」的,所以,消滅掉的東西,對於公權力來說,不過只是塊土地。



我常常狂妄的認為我的心智足以承受很多超出我想像的『壓力』,於是我對於『真相』,往往過於迫切的想去探的究竟,好比亞當與夏娃的那顆蘋果,似乎每個年輕男女,都不認為亞當與夏娃知道了『禁忌果實』的味道有多嚴重,因為這個時代裡,這個城市裡,每個畫面、每個旋律,都像講出催情言語般的毒蛇,加上沒有人想當乖乖聽告誡的亞當與夏娃,包括我。



性的事情如此,情愛、學業、人際關係也是如此,我總是認為『非得知道個徹底』不可,保持實驗人生的我,『死也要死的明白』;但是隨著連續劇般的劇情一段段若有似無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,我才明白,死也要死的明白,那是必須你真的闔上了眼才能這麼灑脫的去詮釋出這句話,實際上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要讓你『求生不得、求死不能』,好像歐哈拉的陰影一輩子跟隨著尼可
.羅賓一樣,是個很難卸下的重擔。



這樣想其實滿悲觀的,就是因為『真相』往往與自己所期待的『假象』落差過於懸殊,所以心態上才會痛苦的吧?



你以為一個女孩子跟你相談甚歡,可能對自己有意思,想要來個『郎有情、妹有意』的好劇情,但是事實上那個妹只是把郎當個沒什麼感覺得『習慣』,這樣的落差可能讓一直營造、存活在假象裡面的郎落差很大。當他付出了時間來等待,卻只得到她一個『習慣』,我想,貓咪不只能被『好奇心』殺死,也能被『真相』殺死,但是死在鋼琴上絕對不是死得其所,哈。



『真相』所給予我們的代價,就像給你『現金』一樣,因為現金本身沒有價值,價值來自現金所能換取到的東西,你要說代價如同賭博機台吐出來的『兌換點數』也是ok,最終,看你換取了什麼東西給自己,真相本身的好壞,絕對不是用它所給予我們挫折來評斷自己是倒楣、還是幸運。

侯文詠在我的天才夢

裡面有一段文字這樣寫著:

年輕的時候,我們和很多人、很多事,有很多的糾葛。那時候我們有很多不自覺、不得已,覺得別人辜負了,或者是對不起自己。漸漸長大,看事立場改變了,我們發覺原來每個生命都得為自己找到出口。

這裡面有種無可抑遏的自私與必然,遠超過我們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期望。很多時候,讓我們覺得挫折的不過只是我的們預期,不是真正的對與錯。



因此,恨一個人的時候,就算咬牙切齒,深仇大恨,不共戴天又如何呢?一種關係一旦成立了,不管是愛或被愛、恨與被恨,是好是壞,其實都是相互依賴的兩端。

當一端承受著力量時,另一端必然也相應地負擔承受。因此,當我們一天辛苦地恨著、怨著,我們自己也就一天承擔著,被那個怨恨束縛著。



原諒了自己,也就原諒了別人。


不知道我這樣轉述作者的文字與我的內容合不合適。但是我想說的就是當自己一天天的認為『自己怎麼那麼慘』,自己也就一天天被束縛著,如不能與自己和解,就沒有辦法跳脫出來看透真相所帶給我的好與壞、對與錯,真相給的代價更多時候智慧需要從痛苦中去含出意境。



我的人生一路走來都算順遂,所以我的腦袋總是要給自己更多、更多苛刻的劇情來思考,連睡個覺都不能好好睡,因為在夢理我才能跟自己、善變的自己和解、忙著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落差和解。

留言